高考离婚族,这个被记录到百度百科的一个词汇,曾经离我很遥远,但是自从做了教育行业,接触到更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信息,发现这个专属名词早已有了其特定的专业解读。“结婚的理由千千万,离婚的理由只有一个——感情破裂”。
“结婚的理由千千万,离婚的理由只有一个——感情破裂”。
高考离婚族,这个被记录到百度百科的一个词汇,曾经离我很遥远,但是自从做了教育行业,接触到更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信息,发现这个专属名词早已有了其特定的专业解读。
高考离婚族,是指每年高考高考结束后去离婚的考生家长。高考与离婚,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,近年来却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交集。感情破裂的夫妻,为不影响孩子高考,强“演戏”不让孩子发觉,维持着表面上的家庭完整,直到高考成绩揭晓之后,才将真相告知。这是中国父母的伟大之处,也是中国父母的悲哀之处。
——百度百科
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,
离婚却不一定,
家庭还有其他的重要成员:
孩子。
高考离婚潮
高考,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时间点,孩子全力以赴的备战高考之时,父母担心离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,婚姻出现问题,绝大多数也会选择息事宁人,但当孩子高考结束,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,家庭的关系也在这时回归了二元夫妻的关系。离婚,成为此时最合理的一个时间节点。
同时,孩子年满18周岁,心智趋于成熟,且上了大学以后多数会住校,不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,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也会变小。
小希,女,41岁,孩子18岁,和老公分居12年
为了这次高考,我忍了10几年。等孩子高考一结束就离婚,这是支持我的唯一信念。
生完孩子后,我们因为家庭冲突,感情就不好了。孩子六岁多开始分居,期间说过一次离婚,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离成,中考后,我又想,离了吧?不行,孩子还小,高中很关键,再熬三年吧。
高考一结束,我的婚姻终于也能结束了,我比孩子更解脱。一直就期待着这一天快点到来。
李女士
20年前嫁给丈夫朱先生时,挤在1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也不觉得苦。如今,丈夫创办的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,家里现在房产有5套,豪车也有两辆。女儿聪明漂亮,今年刚考上大学。在旁人眼里,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。
但实际上,她有苦说不出。近年来,老公恋上公司一名年轻女下属,因为怕影响女儿学习,所以他们夫妻达成协议,等孩子高考结束,双方再做选择。期间,朱先生虽然没有与她离婚,但实际上两人已分居多年。
当女儿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,一家人欢天喜地去海南度假,李女士以为跟丈夫的隔阂就此消失,不料,就在海岛上,丈夫正式开始跟她商议离婚事宜。
这些夫妻的共同特征是,为了孩子一起奋斗或隐忍多年,只等孩子独立了,夫妻便觉得完成了任务,家庭的共同目标一旦消失,夫妻俩也开始卸下隐忍多年的责任包袱,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。
很多中年朋友说,忙碌了多年,儿子考上大学,要离开他们了,才发现跟另一半已经成了两个陌生人,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。
孩子上大学住校后,没有孩子做纽带,夫妻俩的共同世界好像消失了,感情淡漠的夫妻间仅有的交集也荡然无存。
当所谓的夫妻,失去了最后的感情纽带。一方提出离婚,另一方基本都会同意。
而在“高考”前申请离婚的案件,绝大多数会被法院判决不准离婚,甚至有法院判决明确将“高考”作为不准离婚的理由之一。
貌合神离VS单亲家庭
隐忍,和忠诚一样,被列为“中国式婚姻”的几条法则,甚至在排序上更为重要。但苦心经营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,真的就比单亲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更小吗?
“父母是否在婚姻关系内,和对孩子的伤害并没有必然关系。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会说三个字:不一定。”所有的爱一定都是和谐的。一段矛盾百出、貌合神离的婚姻,那种冷漠氛围,孩子是肯定可以感受得到的,他们也一定会从中受到极大伤害。
但单亲家庭的孩子则不一定,这取决于单亲的那位父亲或母亲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和爱。生活中也时常遇到单亲家庭成长出的人格健全、心态积极的孩子,比那些父母在争吵中的完整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要更为健康。
提醒作为父母的家长,如果真正为了孩子好,不应去假扮“好夫妻”,而是应真正想办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才对。这些家长表面看对孩子还是有责任心的,为了孩子可以这样隐忍,实质却很自私,最终让孩子来承受家庭破裂的后果。
如果父母对婚姻有维护与经营的理念,出现问题的初期,就早早解决好,或者自己解决不了去寻找专业的婚姻咨询师帮助解决,总比最终离婚要好,也能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。
如果非离婚不可,也要好聚好散,把对孩子和彼此的伤害减少到最低。因为不管何时离婚对孩子都是一次心灵创伤,不要再过多地指责埋怨,相互伤害,不然会加重对孩子的伤痛,甚至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婚姻观。
很喜欢火养写的一篇文章,文中提到:“婚姻就像迷宫,我们经常迷路。”他更直言指出,“别听那些没有孩子的婚姻专家在那头头是道地分析婚姻问题。有孩子和没孩子的婚姻,是两种不同的婚姻。”
不敢说百分之百,至少80%的婚姻,都是为了孩子,所以一旦双方感情出了问题,首先想到的是孩子,而不是其他。孩子会不会受委屈,成长会不会受到影响,万一孩子不跟着自己生活怎么办等等,除非两个人真的过不下去,或者另一方强行要离开,要不绝大部分都还是为了孩子,能够维系着表面的婚姻平静。
就算强如作家池莉,也难有例外。
池莉在她那本写女儿的书《来吧孩子》里写到了自己的那段婚姻。
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,因为和丈夫矛盾不断,池莉就决心离婚了。那时候年轻果决,两个人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激烈冲突,池莉好几次冲出家门,就不再想回去了,但因为怀中有个吃奶的孩子,就无法坚持自己的决心,还是跟着孩子的父亲回了家。看着孩子天真无辜的脸蛋心软了。
软了心,回了头,池莉就对自己提出了八个字:忍字当心,白头到老。女人就是对自己这么狠心,假如她舍不得孩子,孩子就是女人的全世界,再说什么都是多余!
池莉带着点悲壮的心情写道:“当我的孩子太小无法表达她是否需要父亲的时候,我算了,我不离了。当孩子需要哺育没有时间写作的时候,算了,我就暂时不写;我不认为是自己事业的牺牲。”
就这样她在这段婚姻里忍耐到了孩子十多岁。2000年,池莉从北京回来,一走进家门,放下行李,和丈夫面对面,女人直觉告诉她:这个婚姻已然彻底破碎。但在那一瞬间,她还是在为孩子感到悲伤。两人悄悄的去办了离婚手续,但那为了不影响孩子中考,都没有说。
“婚姻就是玻璃做的,一旦破碎就是一地碎片,再也无法拼凑,但是为了孩子,这个家庭的形式感,一点一滴的细节,又一定是要存在的!一定!至少要让孩子在这个家庭里安谧而快乐地度过初中三年,直到中考结束再说。”
终于,池莉支撑到了孩子初中毕业的那一天。后来孩子被好的中学录取了,池莉也松了一口气,带着女儿出去旅游的时候,一次吃饭,池莉觉得自己应该向女儿说清楚离婚的事情了,然后字斟句酌地对孩子说——
“亦池,我得告诉你一件事,我和你父亲——”
女儿立马打断她的话说:“我知道。你就不用说了。”
池莉大吃一惊:“你知道?你怎么知道的?”
女儿反而很大方地说:“其实早就知道了。我上初中不久,无意间在书柜里看到了你们的协议书。”
1 2
传递咨询 知晓动向
领取免费备考资料